猪八戒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章 悟(第1页)

“以恒前日述说到技术之重,我思量很久,你做织布、舂米、收稻等木器,僚人在这几件物件的作用下,大大减轻了负担,体现出百工重要,但圣人曰:“君子不器”啊!所以如你所说为第一生产力,是否太过,这些器物如何改变生产关系?如何影响天下大势?”三祖翁已将这个孙子当成了他的挚友,二人进入了社会经济学、政治学等哲学范畴的探讨。李以恒思量了一会反问道:“祖翁,你认为孔圣人此处“不器”何解?”

《易传》说:“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圣人不器应出自于此,此处应是说君子不要沉迷专研技术,那是小人所为,应当寻悟人生大道!”

“那祖翁认为什么是人生大道呢?”

“我想道家言反本归真,悟乾坤本性;释家说离苦得乐脱离轮回;儒家应是克己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悟得此三道,应是圆满。”

“那祖翁你觉得你圆满了吗?”

“我现在悟的越多越迷茫,似乎都对,又都不对,“咳!咳!,前几日你给阿诺、阿信他们看显微镜,看不清的地方有一个微生物世界,你说中空的世界里还有许多微粒存在;你将两片镜片换一个位置,加上老花镜,又改成了望远镜,看不见的地方又是一个星球世界,你说我们围着太阳转,太阳围着银河转;我们因是生活在这大小世界中间,看着你用几片镜片换来拂去就能将世界看细看远,镜片里我想还藏着一个未知的世界!我已老朽,以为“不惑”,可这都是我现在所“惑”,老祖宗(李耳)说道生万物,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道、佛说的世界与你展示的世界、我见到的世界,哪个是真的呢?”

“祖翁,这几个世界应是不同,佛家是心理世界,而道家是虚无世界,只有我们儒家说的才是现实世界。其实西方对这些问题也有争执,追根溯源就是如何看世界的本质,用什么方法看,他们用唯物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来区分,而对于社会发展他们用生产力、生产关系来描述,这些都是哲学范畴。我记得祖翁教我《礼记·大学》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我等儒生追求之目标,前面还有一句话“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儒家让我们格物致知,那时下对物的理解是否全面?它们如何运行?我们如何去格?如何达到知至,我想都是很难的。就如你说这镜片,西方将其做成中间厚、两边薄就是凸透镜,中间薄两边厚就是凹透镜,他们的组合就变成了显微镜与望远镜,其实这就是格“镜”而小知。他们再用显微镜与望远镜这两件“物”再格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这个“大知”,周而复始,终会掌握大道。这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花许多时间去格物;现在我们掌握的“知”许多是臆想出来的,而不是格物而知的,孔圣人虽说格物,但他未真心去格,儒家眼中的君子应是“学而优则仕”,入仕则可“牧民”,“学也,禄在其中矣“,儒家牧民是让所有人克己复礼,循规蹈矩,不逾矩的方法才是值得学习的”道“,而那些奇思巧技则属于旁门左道,道之末也,对真心格物之人更识为“下器”;老子认为道为太上老君,天上而来,它玄之又玄,无法摸透,又不可名。而西方我认为更科学,万物皆有道,我们先要格器悟道,如若这天上日月星辰、空中风云雷电、地上芸芸众生、人类生老病死各有其道,我们需观察、计算,掌握其道,再用其道。”

“嗯!以恒说的似乎有其道理,但又与我所知相去甚远,如这大地围着太阳转我不敢认同,但你说的格器悟道我认可,我暂且记下吧,你继续说说,这孔圣人认知“下器”的物如何成为了第一生产力吧,那方面更易懂些。”

“上一次孙儿跟你说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那是西方人总结出的经验,今日我就用我们华夏的朝代更替来叙述他这个理论在我们这是否也适用。如儒家崇尚三皇五帝时的治理方式,那时应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也是生产力最低的事情,那时无铁器深耕,无良弓捕猎,他们不会耕种,只能在自然界中寻找果实和小型猎物,一人一日所获勉强够自己果腹,这时候的生产力不允许出现阶级社会,因为若有阶级,那不劳而获者生,劳动者将自己的劳动成果贡献给上位者,自己无法生存而亡,不劳而获者因为没有底层生产人贡献而成空中楼阁,故低下的生产力决定了没有阶级的生存空间。所以三皇五帝并非仁政,而是经济基础决定了此时的上层建筑必须按劳分配,不能剥削。”

“那按以恒所说,三皇五帝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生产力中含有人和物两种生产资料,因为劳动力落后,此时有价值的生产资料就是自然界的果实和猎物,也就是地盘,占有更多的地盘就能养活更多的族人,所以,强的部落为了生存,会杀死弱的部落里所有无价值的人,占有有价值的地盘已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此时的各部落需要领导者和军事组织架构来保护自己,三皇五帝存在的价值就是保护好自己的部落生产资料不被侵占,侵占别的部落生产资料以供生存!”

李以恒歇了口气,接着说道:“三皇五帝以下,到了夏商周时期,人民在生产中逐渐寻找到比石头坚硬的金属铜,寻找到结网捕获的方法,这些就是技术的发展,他们学会了制作青铜器、织网,能够耕种捕鱼,这时除了自然界中的果实和猎物外,平洼的田地可以栽种、浅浅的湖泊可以捕鱼,这种之前没有价值的生产资料现在也有了一定价值,劳动者有了更多的渠道获取食物,生产力逐步提高了,一人所获可以供二人以上所用,此时弱的部落里的人就没必要被杀死,而是捕获他们成为奴隶,因为可以让奴隶生产,奴隶生产所得除了自己果腹外还有剩余,其剩余价值可以供强的部落中首领享用,此时,首领与奴隶之间产生了阶级。所以说,此时的生产力决定了新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产生,此时的分配就存在不公平,奴隶主将奴隶的所有剩余价值全部拿走享用,奴隶社会虽然存在最直接的剥削,阶级矛盾非常大,但是他保全了战俘的生命权,人类社会不会因为互相撕杀而种群缩小,它也让社会衍生了商业、服务业等不直接从事农业的下游服务产业,社会化分工开始产生。”

“人们在生产中会研究、琢磨,或者巧合下发现更高效的生产工具,如寻找到铁器代替了青铜器,铁的分布比铜广,铁器坚硬、韧性高、锋利,加上牛犁的普及使得农耕效率提高,车辆的使用使得劳动的距离变远,棉麻的普及使得人们冬季活动时间延长,等等一切的发展使得生产力又一次飞跃,在田地中农耕一人所获能供三人以上所用,此时,低洼的土地资源的价值更高了,奴隶主们觉得占有奴隶并强迫他们劳动不如占有耕地让他们租用土地农耕更合算,也能缓和之前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尖锐、赤裸裸、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而且获得的剩余价值并不比直接占有奴隶获得的剩余价值少,渐渐地,分封制、郡县制开始流行起来,这时候的统治阶级就是皇权、诸侯、官宦、门阀、士族、大地主、大商人,而被统治阶级就是工、农、商、佃等从事基层劳动的人员,统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获得了大部分剩余价值供其享用,劳动者们除去生存所需占有的必要果实外,他也可以享有少部分剩余价值用于商业购买,这些剩余价值的流通,让手工业、商业兴隆起来,社会化分工进一步提高。”

“以恒此处的社会化分工,是否可以理解为,因为一人所获能供三人所食,此时多余的二人可以从田地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行业,如你说的手工业、商业?这些人去了其他行业对生产力提高有什么益处呢?”

“祖翁分析正确,术业有专攻嘛,社会化提高后,人们的分工就更细致了,专注一行更有时间去思考,如农人只需琢磨如何让粮食更高产,铁匠琢磨刀剑更锋利,渔民琢磨渔网更细密,织女琢磨如何用织机提高效率,渐渐地,各项技术都会提高,生产力如大树般又会快速增长。”

那按照以恒说述,只需道家无为而治,社会自会向前推进,不需要法、儒等思想去约束社会?若生产力一直发展,为什么还会出现朝代更替?那技术如何再提高,生产力如何再发展,会发展成什么样呢?生产资料还是人与土地吗?”三祖翁边问边记起了小笔记,如同一个小型新闻发布会,看来李以恒的回答挠到了痒处,他像一个孜孜不倦的记者一连抛出更多的问题。

“祖翁这几个问题,我一一解答予你,儒、法、道等树人治世理论当然有其作用,治世能够指导统治者合理分配剩余价值,树人能够舒缓被统治阶级的反抗意识,缓和阶级矛盾,用马克思理论来说都属于上层建筑。采用合适的上层建筑治理国家可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宜当下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会阻碍社会发展,降低生产力。如战国秦国,在诸侯皆是分封制时,他们发现了分封制这种生产关系已经落后于当时的生产力,启用商鞅等法家思想,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后秦将积蓄的剩余价值全部分配到战争机器中,统一六国的过程是整个社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的过程,也是社会生产力急剧下降的过程,统一以后,因战争导致的全社会劳动力骤减,田地荒芜,此时的生产力已经不能适应当时上层建筑,此时应调整上层建筑、提高生产力,让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匹配,但是秦仍采用战时的上层建筑,继续严苛繁重,又没有一套好的思想去安抚民众,致使阶级矛盾激化二世而亡。”

“依你所言,秦兴于法,败也因法。那汉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仁爱,当能安抚民众,但也只能兴盛二百年,总有兴替,是儒家理论不适宜当时的生产力?兴败仍然是生产力作祟不成?”三祖翁继续发问道:

李以恒缕了缕思绪,接着说道:“破后而立,一个朝代建立都是通过长时间的战争而建立,而战争必然会导致人口骤减、土地荒芜,此时的生产力与战前有大幅度降低,原因有三:一是劳动人口因战争减少,二是部分先进的技术因战乱而失传,三是田地因长时间无人耕种而贫瘠。”

“当是如此!”三祖翁点头回应道。

“此时的上层建筑分配时应是多予少取,如汉初文景时降低税负、杜绝军事行动,让民众休养生息,生产力就会自然的恢复与提高;但休养生息会带来人口的膨胀,三代以后人口可能增加三五倍,此时可耕种的田地已经被增加的人口消耗殆尽,在没有新增的田地这种生产资料情况下若生产技术也没有大的提高,此时生产力已经达到顶峰,而人口随着时间还会越来越多,人均占有的生产资料越来越少,待到五代以后,可能出现一人所获只能保证二人或者一人所用,此时的生产关系并没有变化,生产力已经降低到无法适应生产关系,社会矛盾就会显露出来,若再出现极端天气、腐败、以及其他的分配不平衡就会出现食不果腹情况,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若劳苦一年,连果腹这种基本需求都无法保障,儒家仁爱、法家严酷都起不到缓和阶级矛盾作用了,底层劳动者为了基本生存权利会发起起义与暴动,推翻旧的不合理分配制度建立新的朝代,我认为这是王朝更替的根本原因。”

“那依你之言,若技术发展或者田地的增长能够弥补人口的消耗,是否意味着王朝永远不会更替?”

“若技术进步、生产资料足够,生产力能够保持在高水平,再加上上层建筑政治清明,对剩余价值分配合理,王朝是很难覆灭的!”

“以恒一句道破我多年所惑啊!”三祖翁理了理刚才那番话。“人、技术、田地等构成了生产力,富人拥有生产资料,所有穷人与富人构成了阶级,儒法思想指导富人合理分配利益,教化民众甘于被剥削、不敢或不愿反抗,当富人不仁,拿走穷人基本生存资料,或者生产力低到穷人无饭可食时,教化与法制均起不了作用,此时王朝更替,周始轮回,原来社会是这样运行的,嗯!很合理!那看来我们李家亡了大唐,也不是子孙不肖,实是命中有道啊!咳!咳!但是,但是,孔圣人时期已有铁器、牛犁等使用,近千年技术并无大发展,可知技术发展大不易啊!而田地增长需要战争,故国虽大,好战必亡,亦不可寻衅滋事,轻启事端啊,所以以恒所说是有道理,但想王朝不倒亦不容易啊。”

“是的,其实我们大唐鼎盛期已西至西域、北到漠北,东南皆已近海,可耕种的土地皆纳为己有,已够大了,仍容不下人口的增长,所以我说第一生产力是技术,如我做的这织布机械,之前计划是水力,后没有成功改成脚力,尼雅用脚力一人可抵过去十人梭织,生产力提高十倍;若是用水力,那我可以用十台机器同时开工,尼雅只需负责照看机械是否有损坏,那一人可抵过去百人劳作,生产力提高百倍。此时还怕社会上有人没有衣服可穿吗?其他的也是同样道理,若衣食住行都是现在百倍之效率,民众自然衣食无忧,再辅以法家严正、儒家教诲,社会自然和谐!”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言之有理!言之有道!以恒啊!朝闻道,夕死可矣!”三祖翁有种豁然开朗又有种自惭形秽表情,他卷了卷手抄的笔记,起身对着李以恒“以恒啊,可笑你祖翁如井底之蛙、夜郎自大,原以为西方蛮夷戎狄,没想到他们已如此美好,那里应该没有了战争,没有了剥削,没有了谄媚恶俗、卑鄙龌龊,是啊!那应是大同社会吧!”一个儒生找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方法是多么愉悦啊!

但是现代社会真的是大同社会吗?李以恒坐在椅子上并没有起身,自己在这个小山沟里已近半年,过着怡然自乐的慢生活是种落伍吗?现代社会高物质供给填满人类的贪欲了吗?为了生产力那么快节奏的卷是一种幸福吗?无节制攫取挥霍地球资源、不顾及其他生态平衡,地球不会反噬吗?核弹技术可以让人类世界的努力瞬间毁于一旦,这样的发展方向是正确吗?李以恒想到近期看到的《道德经》“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我用后世的经验在三祖翁面前显摆人类发展之道,但那是正道吗,还只是一种非常道的“下器”而已!

雾还是那么浓!李以恒在雾中渐渐迷茫!

热门小说推荐
农门娇女:满级大佬恃宠兴家

农门娇女:满级大佬恃宠兴家

乐池一朝穿越,竟在小叔子的床上醒来,无奈带着便宜相公以及一双骨瘦嶙峋的儿女打包滚出家门!孩子和相公太瘦怎么办?重操旧业养王八,吃,使劲吃!被人欺负怎么办?便宜相公是将军,武力值超高,打,使劲打!看现代养殖学霸智斗古代农村恶后娘,一边跟极品亲戚斗智斗勇,一边发家致富重圆前世塘主梦!...

山野糙汉宠夫记

山野糙汉宠夫记

小哥儿白竹是张鸣曦买来的夫郎。小哥儿又黑又瘦又丑,身体也不好,要来何用?莫非张鸣曦是个傻的?小哥儿从小挨打挨骂,留下严重心理阴影,见了男人如同老鼠见了猫,让他如何面对高大健壮的自家男人?小哥儿见了张鸣曦他弟就笑,见了张鸣曦就躲,桑心!后来,小哥儿追着自家男人跑,相公,相公的喊不停。原来爱真的能治愈原生家庭的不幸!一个先婚后爱的老套的故事。一个被继父虐待,却被夫家宠上天的故事。排雷哥儿只是一个人设,不喜慎入。...

穿成婆婆,她带着全家翻身

穿成婆婆,她带着全家翻身

(种田爽文系统养娃无cp)江宁穿越了,跳过男人喜当娘,还是五个孩子的混账寡妇娘,什么?她大儿子都成亲?她已经是婆婆了!家徒四壁怎么办?没关系,咱先修房子。没有银子怎么办?没关系,咱们先赚钱。名声不好怎么办?没关系,咱们可以洗。没有男人怎么办?这个不重要!...

娇娇知青乖,糙汉老公锁腰轻哄

娇娇知青乖,糙汉老公锁腰轻哄

简介关于娇娇知青乖,糙汉老公锁腰轻哄年代宠妻美食甜宠爽文上一世林惋兮惨遭渣男绿茶设计吃绝户,夺走了父母全部的家业,摘掉她子宫,把她卖到国外自生自灭,是6钦州把她从水生火热的日子里解救出来,更是在她死后手提渣男绿茶人头给她报仇。好不容易回到七十年代,林惋兮手撕渣男绿茶,创业做美食,带着爱意来到糙汉6钦州面前。却现6钦州特意与她保持距离。原来,6钦州为了保护林惋兮,强压心中的爱慕与疯狂。直到看到林惋兮对着其他男人露出甜甜笑容,他疯了似的把她禁锢在怀里,小兮,只许对我笑,你的眼里只能是我。林惋兮娇俏一笑,搂着他的脖子,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6钦州耳根红透,用力掐那纤细腰肢,我的本事,你不是已经体会过了吗?之后,6离村都在传,那娇娇千金林惋兮嫁给了隔壁的6钦州后,不但生了双胞胎,还有吃不完的鱼肉,做起了生意,新房子一间接着一间,就连乡下小子6钦州都当上了国家工程师,为啥这个这么多好事全给这家摊上了?展开收起...

穿越之小民女大翻身

穿越之小民女大翻身

简介关于穿越之小民女大翻身现代特警霸王花莫茉在一次意外中身亡,穿越在另一个时空同名的小女孩身上。刚开始莫茉只想带领全家奔小康,天天有肉吃有新衣服穿,却不料奔着奔着…大哥成了辅二哥成为了大将军小妹是一品诰命夫人小弟是大皇商,东洲国富结果最后却经常被那冷面阎王拎着扔进宫,皇后,该回宫带孩子了…小太子紧拧着眉头母后,你能不能下次溜出宫时不要老在一个地方挖狗洞,我宫里的墙都快塌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