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视角法则(十):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创新,本质上是创造或现新的视角
1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的都是学习。从视角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学习,本质上都是在学习新的视角。特别是孔子说的这三句话,分别表达了三种学习的境界。
先说老子。老子的这句话是学习的总纲:人生在世,有两大学习内容,一是学问(为学),一是学道(为道)。这两种学习的根本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学习和研究学问、知识、技术、技能等,皆属于为学。为学日益,就是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积累会越来越多,越多越好。追求和升华生命自身的品格、德行、修养、智慧、境界,这些方面皆属于为道。为道日损。要学会减少而不是增多。减少什么?减少欲望,减少愚痴,减少执着,减少分别心,减少贪嗔痴慢疑。当这些垢染全部消除了之后,生命就恢复了本有的清净、光明、自在、和谐。
以视角学的角度来看,为学的重点是“视角-视界-世界”,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认知世界,更好地在世界上生活。而为道的重点是“心-视角-视界”,其目的在于修炼自心,获得心灵的自主与自由。但不管是为学,还是为道,“视角”都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先说为学。这时就可以谈谈孔子说的三段话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这句话有两种解读:其一,学习了之后,经常温习巩固,不是很快乐吗?其二,学到了知识,并在适当的时候用得到,能够学以致用,这不是很快乐吗?对于这两种解读,笔者更喜欢后一种解读,毕竟学以致用的快乐,比只是温习巩固的快乐更真实、更入心、更持久。
但笔者也有自己的解读。学,相当于听闻。习,相当于实践。在孔子的时代,学习是非常生活化的,学了就要实践,就要应用,学了不用等于没学。所以这句话可以解读为:听闻了一种新的知识和道理后,时时在生活中进行实践,体味这种新的知识和道理在生活中应用的妙处,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那为什么说,这样的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呢?因为,知识是一种视角,道理也是一种视角,实践和应用同样是一种视角,体味其妙处更是一种视角。新的视角会打开新的视界,在新的视界里,世界于是变得不同。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学习的提升阶段。如果说,基础阶段学习的“视角性”尚不够明显的话,在提升阶段则已显露无疑。先翻译一下这句话。孔子对弟子们说,我教了你们一个方面,你们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几个方面,如果不能的话,我就不再教你们了。这说明什么?学习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视角才是学习真正的重点。为什么呢?因为视角是一种智慧,它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很多方面。世界是变化的,事情也是变化的,但很多基本的规律却是相近的,因此仅仅学习一种具体的方法远远不如学习这种方法对应的视角更为有效。
从孔子的话也可以看出,孔子的教学是一种启式的教学,知识、道理和方法的学习仅仅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种新的视角——“视角”是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出现才新产生的一个词,在孔子的时代上没有合适的词去表示,于是用“举一反三”的比喻来进行说明。如果你掌握不了孔子所教的新视角怎么办?“孺子不可教也”,以后就不再教你了——以笔者的理解,慈悲为怀的孔子说的不是以后不再教导你了,而是在你没有真正领会和掌握之前,就不再教你新东西,直到你领会和掌握之后,再继续教你新的内容。为什么有些弟子不会“举一反三”呢?这固然与这些弟子的智力水平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本身。
对视角的领悟,需要一种“视角思维”,就是说,看问题的时候,不要只盯着问题本身,还要看这个问题所对应的视角。视角,并不是直接可见的,需要反向去思考、领会、体悟,然后才能渐渐地看清视角。以“视角-视界-世界”的视角学结构而言,大部分人的目光,完全被世界所吸引,看不到视界,更看不到视角。要看到视界和视角,必须把注意力从世界中抽离出来,反向溯源。这不符合大部分人的认知习惯。有智慧的人,能够自或是自觉地反向溯源——即古人说的反思、反省、自省。但对于如何反思,如何反省,在古代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但老师会在做人、做事中向弟子们做出示范,弟子以老师为榜样,先是“学而时习之”,继而学会“举一反三”。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和弟子了。
但这样还不够。弟子还需要进一步成长,成长为老师,才能去启更多的人。学会举一反三就可以做老师了吗?以孔子的标准是不够的,至少还要再加上一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如果你能通过温习、反思、反省过去的视角,而现新的视角,产生了新的领悟,那么你就可以做老师了。为什么?因为你已经越了老师教你的东西,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创新了。所以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孔子对弟子成长为“师”的标准。只有这样,弟子才真正地成熟了起来,才能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这即是视角法则之十的后半部分所说:创新,本质上是创造或现新的视角。当弟子能够在过往所学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应用创新的时候,就可以出师而为师了。
所有的创新,本质上皆是视角的创新。这种创新总体上涵括两大方面: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自己的认识。
人类所有的新技术、新明、新产品,本质上皆是创造或现了某一新的视角。
所有创新的具体内容都是一个新世界,而对应这个新世界的,必定会有相应的新视界和新视角。没有新视角,就没有新世界。人类每一次技术与文化的进步和革命,本质上都是现或创造出了新的视角,从而打开了新的世界。比如对火的认识,对磁的认识,对电的认识,对光的认识,对量子的认识等等。比如对礼的认识,对法的认识,对道的认识,对政治的认识,对经济的认识,对文化的认识等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认识,而所有的认识,都离不开视角。正是认识的视角决定了认识的内容。
人对自身的认识也是如此。生理、心理、身体、心灵、思想、情绪、感受、语言、行为、意识、潜意识……
不同的认识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文明。人类的认识没有止境,人类的学习没有止境,人类的现没有止境,人类的创造没有止境。
所有的认知,本质上是认知新的视角。所有的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所有的现,本质上是现新的视角。所有的创造,本质上是创造新的视角。
一切皆是视角,一切皆离不开视角。你的视角决定了你的世界,你的世界由你的视角所创造。如果你想要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的命运,改变你的世界,那么就去改变你的视角,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2
下面说说“为道”。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之前我们说“为学”有三个阶段,在这里,“为道”也有三个阶段:
罗金玉上辈子是个理科博士,天天待在实验室里,这辈子是个是个土匪,原本想着怎么着也得做出一番事业,带着寨子里的人走上致富的道路,谁成想计划半路夭折,从此再不见起色,但皇天不负有心人啊,罗金玉恪守自己的三从原则,从不吃亏,从不讲理,从不受人威胁,最终还是凭借自己的脑子,名扬天下了。后来罗金玉回忆自己这一生的波澜壮阔安阳县主...
简介关于闪婚后现老公竟是千亿总裁不是爽文,介意的宝请绕道哦!无父无母的单纯女孩儿明月,为了救病危的弟弟,迫不得已跟人闪婚。民政局门口,男人讲好规矩,婚后我们不用住在一起,时间一到我会马上跟你办离婚,不准纠缠明月正中下怀,欣然同意。可跟明月一起回了趟老家后,高冷男人反悔了,我们是夫妻怎么可以不住在一起几个月后,男人继续反悔,老婆,我们不离婚了,好不好明月觉得这个外冷内热的男人其实挺好的,上进体贴又顾家。跟他在一起过日子挺好的,有他在她很安心可有一天,她突然在财经杂志上看到跟自己身边那个打工人老公长得一模一样的级富豪。...
简介关于妹子兵团,我家指挥官不正经方成意外穿越到末日后的异能世界。高考他落榜了,看着昔日的兄弟,舔过的青梅竹马坐着列车去读大学。他在离别的月台上,觉醒了最强指挥官系统。获得电系异能与魂技电磁纠缠,已及强的精神力,让他成为了战术天才,他决心复读。从指挥五人小队开始,一步步成为人族最强的战略宗师。从一把小小的飞刀开始,开创出独步天下的剑阵万剑归宗。当他在万族战场上出现,人族与万族之间的战争态势,从此攻守易型。当异族至强者妄图对他进行斩行动,来扭转乾坤时。才现玩战略战术他们不行,跟他比狠照样是一群废物。...
简介关于开局满级爆射,大英帝星降临2o11年,梅罗之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两个人都希望用世界杯成为现役第一巨星。然而孙可的穿越改变了世界足球的格局,大英帝星系统开局赠送满级爆射和满级预判。一个级孙可出现了!他让英国足球奥运会圆梦,他是伦敦之王,他让英格兰队成为级强队。伯纳乌需要他,诺坎普呼唤他,温格为他一掷千金,弗格森为他付出所有!他是真正的大英帝星!后来人们现,孙可为梅罗时代画上了句点。...
穿越到一个高武世界,获得杀敌就可以直接变强的系统,那还等什么?王公贵族?砍了!江湖豪杰,砍了!天子皇帝,仙人下凡,绝世美女,一个都不例外,全都砍了,谁敢与我为敌我就砍了谁!我从南砍到北,我从白砍到黑,我要砍翻这千山和万水,我要世人都知道我是谁!我是顾斩,要全世界都臣服的顾斩!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绝世狠人,砍翻天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简介〔女帝重生娘胎系统穿越背景强大〕穿越玄幻世界,成为腹中胎儿,上一世我纸醉金迷,这一世我顾凌尘注定无敌于世。什么世子天骄,本人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什么,妹妹是重生女帝,母亲也是皇朝女帝,不是吧,系统姐姐你是认真的吗?觉醒神体,震惊女帝,建立宗门,无敌诸宗,我的哥哥太变态了吧。直到有一天变故生,打破了一番风顺的生活。妹妹,你不认识我了吗?什么,洛芊雪失踪了!...